
由式(1)可知,鈣化反應生成大量KOH,溶液中初始釩酸鉀濃度越高,生成的KOH 濃度越高,KOH 濃度過高會阻礙鈣化反應進行,實際生產中反應初始溶液旱中性,隨反應進行,溶液中 KOH 濃度升高,實驗通過調節釩酸鉀加入量,將其換算為理論反應終點KOH濃度.
分別配制不同 KOH 終點濃度的釩酸鉀溶液進行反應,反應條件為:CaO 加入量為生成 CanV.O理論量的 1.2 倍,反應溫度 90℃,反應時間2 h,實驗結果見圖 4.可見隨 KOH 濃度增加,釩轉化率逐漸降低,KOH濃度低于190g/L時,釩轉化率均在92%以上:KOH濃度大于160 g/L 后,反應體系中固相含量高。





下面偏釩酸鉀廠家為您介紹下由于釩在鋼鐵、化工、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國擁有豐富的石煤資源,所以自60年始,石煤提釩一直都是廣大科技工作者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一般認為,在當前的經濟技術條件下,釩含量低于0.8%的含釩石煤不具有開采價值。然而,在我國釩品位低于0.8%的石煤不但超過總量的60%36),而且在高品位的礦山中也總夾雜著低品位的礦層或礦帶,因此對低品位含釩石煤的提取值得關注。
而采用直接酸浸工藝,可提高V20 回收率,避免HCIC,氣體對環境的污染。為此,采取濕法工藝對該釩礦進行了提釩試驗研究。
1 礦物特點及性質
1.1 礦石特點
本試驗的釩礦類型為沉積泥質巖型含磷釩礦。礦物組成復雜,釩以元素形式吸附于泥質巖和膠狀褐鐵礦中,沒有相應的獨立礦物存在,釩的載體物質多數以泥質內碎屑的形式存在,釩在載體中可能以膠體團吸附的方式混入載體組分中。脈石礦物主要有方解石、石英和泥質,礦石圍巖為碳酸鹽巖。
12礦石性質
礦石中釩的賦存狀態分為兩種一是呈吸附狀態,這部分釩屬易浸出的釩;二是以類質同相形式存在,這部分釩屬于難浸出的釩3。該釩礦的物相分析如表1所示。分析結果表明:釩主要存在于鐵鋁類礦物中,次存于云母類礦物中,余為電氣石、石榴石類。由于釩與鋁、鐵呈類質同象存在于礦物晶格里,因此給提取V0帶來了極大的困難4
通過化學分析礦物,其中的釩多以四價吸附狀態存在干膠體褐鐵礦和泥質中,五價釩很少,未發現三價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