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5%~10%V,1 7%~3 2%C的條件下,研究了高釩高速鋼中碳化釩的形態與分布,并對碳化釩的形態及分布形式進行了命名。研究表明,高釩高速鋼中碳化釩基本形態有6種:團球狀、塊狀、開花狀、條狀、短桿狀和蠕蟲狀。碳化釩分布形式有3種:晶間分布、菊花狀分布和均勻分布。合金為亞共晶成分時碳化釩沿晶間分布。合金為共晶成分時,碳化釩呈菊花狀分布。合金為過共晶成分時碳化釩均勻分布。變質處理可改善初生碳化釩的形態,而對共晶碳化釩的形態則無明顯影響。





為了研究在超細WC粉的制備過程中,碳化釩(VC)添加對超細碳化鎢(WC)粉末粒度和相形成的影響,對不同VC添加量和不同碳化溫度下制備的超細WC粉末的粒度、相成分和微觀形貌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在1400℃碳化時,當碳化釩的添加量由0%增加到10%時,WC的BET粒度由0.274μm降到0.159μm,WC粉末單顆粒粒度在逐漸減小,WC粉末顆粒的聚集程度增加。隨著碳化釩的添加量的增加,碳化釩相衍射峰強度增大,WC的衍射強度降低。此外,碳化溫度提高到1600℃時,WC粉末的BET粒度增大,VC晶粒結晶更完整。
彌散分布的納米碳化釩顆粒能明顯提高TWIP鋼的屈服強度,但同時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加工硬化率。采用一個修正的物理模型來研究納米碳化釩顆粒對一種實驗室等級的FeMnC奧氏體TWIP鋼加工硬化率的影響。試驗發現在塑性變形過程中彌散分布的納米碳化釩顆粒會加快位錯累積速率,但也會降低孿晶形成速率。與不含析出相的TWIP鋼相比,在小應變時含納米碳化釩顆粒的TWIP鋼加工硬化率較高,但隨著應變量的增加其硬化率減小的速度高于不含析出相的TWIP鋼,因此在高應變條件下含納米碳化釩顆粒的TWIP顯示出較低的鋼加工硬化率。